小說王耽美小說網

第7章 周喜

關燈
開大貨車的師傅是廠子裏的老員工,姓劉,大家都叫他老劉,胖胖的,還有啤酒肚,前段時間廠裏分房他正好趕上,最近心情都很不錯。

“周同志,快坐過來,咱們三個小時就能到省裏。”

周將答應一聲腳踩著貨車底下的梯子一下子就上來。

“劉師傅。”

劉師傅笑呵呵的啟動車子,開車的福利好,而且捎東西也都方便,誰不羨慕開大貨車的啊。

“聽說周同志最近添了個閨女啊,恭喜你。”

周將笑著點頭,想起來小閨女確實高興,“謝謝劉師傅。”

車子緩慢的離開廠區。

劉師傅也打量著周將,前些年周將剛剛進廠的時候,他還打聽過結婚沒,想把自己媳婦娘家侄女介紹過來,這人長的板正,看起來也很聰明,聽說家裏的爹還是大隊長,這樣的家錯不了。

“周同志,我閨女也生了,想問問咱們廠的瑕疵品能不能勻出來點,家裏都缺布呢。”

周將這段時間負責的會計跟采辦,其實廠裏有不少人都過來找他要東西,但他能分配的瑕疵品有限,不得罪人的全部也都應付過去。

“有,不過每個月也不多,這個月沒了,下個月我給劉師傅留著。”

劉師傅就知道周將是會做人的,他特聰明,但也厚道。

“等下午到省裏,我跟你說哪裏能買到好東西。”說著笑呵呵的,人就是要講個有來有回,看來以後他跟周將還會長久的打交道,還不如一開始就先把好賣出去。

他跑車這麽多年就買東西的門路多,現在都是憑票據買賣,但有錢沒票也想買啊。

距離到省裏還有一個小時的車程就下起了大雪。

不過也沒休息,早到省裏早省事。

鋼鐵廠接待的同志早早的就在等著了,到廠區下車,周將跟對方的同志先對了貨單,交接完,就被拉著去食堂。

鋼鐵廠的條件比縣裏的國棉廠要好很多,食堂也大。

接待的同志其中一個看起來很爽朗,人有四十壯點,留著寸頭,叫沈丘。

“老劉,這就是你們新換來的會計,咋這麽年輕?”

劉師傅跟他握上手,“是,人年輕辦事可負責。”

幾個人打著哈哈。

周將在旁邊陪著,也沒多說話。

這會也不是飯點,食堂裏沒啥人。

沈丘轉身跟一個同志交代一聲,沒一會就有廚師過來上菜。

“蘿蔔豬肉餡的白面扁食,還特意給你燉了一整個大肘子,可都是從我私出的。”

劉師傅哈哈笑了起來,“還是你知道我愛吃啥。”說完又轉頭看看周將,“我跟老沈認識差不多有十年,我們倆是老夥計。”

另外還上了幾個炒的素菜。

周將也很久沒吃這麽好的飯菜了,說不饞是假的,他身高體壯,正是能吃的時候,不過他也沒狼吞虎咽,吃的規規矩矩。

沈丘看了一眼,之前跟老劉一起來的那家夥,像是八百年沒吃過一樣,這個倒是看起來挺不錯的。

“小夥子結婚沒?”

劉師傅滿足的喝了一口扁食湯,原湯化原食,身上現在也是暖和和的。

“周同志孩子都倆了,別惦記。”

沈丘覺得還挺可惜的,他看人可準著呢,這小夥子穩重踏實,能當會計肯定也識字,有前途。

他們按照計劃是要明天返回縣裏。

沈丘又帶他們到招待所住下。

晚上劉師傅帶著周將出去,兩個人七拐八繞的到了一個胡同的院子裏。

院子裏還有人在看著,看到劉師傅是熟人也就沒什麽防備。

劉師傅進去跟人寒暄過後,才開始看起來擺放在滿屋子的貨。

“這都是年貨,隨便看,馬上過年了。”

周將之前也聽說過這種地方,但從來沒見過。

劉師傅低聲跟他交代,“看看家裏有什麽需要的買點。”

周將準備把身上的錢都花完,賺錢就是給家裏花的,也沒省著。

大白兔奶糖,給他娘跟媳婦都各自買了兩條圍巾,還有奶粉,聽說這是比麥乳精還好的東西,一罐三十塊錢,他咬牙買了兩罐,手裏的錢全都花完,攢了倆月的錢。

倆人走的時候,劉師傅樂呵呵的,“你買這麽多,我聽說你弟弟跟你妹妹都還在上學?”

周將點點頭,提起來家裏人他心裏很充實,他是大哥,爹娘也不容易,他理應多幫一幫的,一家人無非就是互相幫忙。

“是,他們也都很聽話,我弟弟妹妹學習都很好。”

第二天一早,外面的雪已經下了厚厚的一層,回縣裏的貨車開的也不快,倆人早上吃的還是沈丘請的,買了六個大肉包子,每人一碗餛飩,肉包子還剩下倆,回去的時候帶在車上。

周將回到縣裏,就打電話給公社,讓人捎話,讓河山溝大隊的周場到國棉廠一趟。

周洪山正巧到公社開會也接到消息,其他大隊的大隊長都走了,就他一個人坐在吳主任的辦公室裏磨事。

“吳主任,您看看,我們河山溝大隊多少人,多少地,這兩年年景不好,家家戶戶都缺吃少喝的,這今年是不是能寬容一下,這豬讓我們自己分了,好歹過個好年。”

吳主任在公社也幹了五六年,對下面大隊的情況都了解,周洪山說的是實情,但哪個大隊不難,他的工作也不好開展。

“老周,我知道你的意思,但你說的這個不行,規定的是要交一只的。”他說完給周洪山倒了一杯茶,“剛剛我聽到傳達室的電話,你說你家的日子也不難過,非多要那一頭豬是幹啥?”

周洪山瞪大了眼睛,嘖了一聲,“主任,話不能這麽說,我家日子也不容易,緊緊褲腰帶是夠吃,但家裏的孩子都在上學,開支大,大兒媳又生了個孩子,而且咱不能只講自己,得多講講鄉親們,我今年四十整,一口肉吃不吃的不算啥,可有人得吃,這日子才好過。”

吳主任對周洪山的印象是非常不錯的,這個人聰明又圓滑,該做啥事他心裏清楚。

“那這樣,我幫你一次,但你不能透露出去,讓別的大隊的人知道。”

周洪山沒想到自己沒提知青的條件,他居然也能答應?隱隱覺得哪裏是不對的,不過也沒想那麽多。

“好,吳主任啊,您真是個大好人。”

吳主任哼了兩聲,“別給我戴高帽,是沒有用的。”

周洪山在公社的事情解決了心裏那是高興,他推著自行車就到公社旁邊的車站,昨個說好的接小女兒,大衣裹緊,跺跺腳暖和一些,外面的雪似乎又下的大了些,不過他心裏高興,雪下的越大越好。

周喜是個很有本事的小姑娘,自己扛著鋪蓋,還有鍋碗瓢盆,課本書,從大巴車上擠下來,擡頭就看到她爹。

“爹。”

周洪山大步走過去,接過她身上的大包袱。

“冷不冷啊?”

周喜搖搖頭,“不冷,娘給我做的棉襖可厚了,我們同學都沒我的衣服厚。”

周洪山笑了兩聲,把鍋碗盆放到自行車的前面的杠上綁著,又把鍋盆都放在杠的下面卡著,留出來蹬腳蹬子的空間。

周喜坐在後座上。

“爹,我小侄女長的好看嗎?”

周洪山騎著車帶著閨女,“那肯定好看,像你娘。”

周喜喜歡好看的東西跟人,她們家的人就沒不好看的。

“爹,周場說我娘可疼她,我娘不是說孩子不能太嬌,不然不抗事。”

周洪山嘖嘖兩聲,“你回家跟你娘這麽說,看她不揍你。”

周喜咬了一下唇,她可不敢,她娘在她家是絕對領導地位。

走到一半,雪下的太大,周洪山下來推著車。

周喜也想下來走。

“你別下來,這雪深,一會你到家腳該凍傷了。”

周喜倒是沒下來,“爹,你真好。”

周洪山嘆了一聲氣,“我是你爹,我不對你好誰還能對你好,傻閨女。”

父女倆到家,田耽跟餘秀敏剛剛把飯做好,就算著時間呢。

田耽給包的包子,不過是合面的,加了一大半的玉米面,放了一些白面,這白面還留著準備過年包扁食呢,甭管家裏條件咋樣,餡是啥樣的,都是要吃扁食的,老祖宗留下來的傳統。

包子裏放了上次用的豬油渣,還有新換來的細粉。

周溫自己躺在小車裏聞著香味,瞪著兩只圓溜溜的眼睛,她這一個月的時間已經慢慢習慣這種狀態,只是她娘的眉頭皺的越來越深,總因為她不哭,以為她是個傻子。

周喜一進家門,看到廚房冒著煙就跑了進來。

“娘,我餓了。”

田耽擡頭看她一眼,“先洗手,包子都在筐裏呢。”

周喜哦了一聲,轉身就趴過去看到小推車上的人。

“我小侄女長的真好看,還真的像娘,我還以為爹騙我呢。”

田耽看她除了長的像個女孩,哪都不像,也不知道像誰?“你能不能穩重一點,咋咋乎乎的。

周洪山剛剛把她的東西都放到堂屋裏,進來就聽到這話,“快去洗手。”

周溫知道這個就是周喜,小姑,這幾天被罵了很多次,

田耽把紅薯茶都盛出來,餘秀敏伸手端,又叫在東屋的周場跟周源吃飯。

周場到廚房裏才看到周喜,開口就是陰陽怪氣的,“你回來家裏可熱鬧了。”

周喜懶得理他,自己拿了一個大包子,又拉過來一個板凳坐在小推車旁,“你以後的脾氣可千萬別像我娘,她很兇的。”

田耽看她一眼,似笑非笑淡淡開口,“你有本事別吃我包的包子。”

周喜又心虛的笑笑,該說不說,她娘的手藝真的很好吃,比她們學校食堂的廚子要好很多。

“娘,我在開玩笑呢。”

作者有話說:

扁食等於餃子

餃子的歷史非常悠久,在其漫長的發展過程中,名目繁多,古時有“牢丸”“扁食”“餃餌”“粉角”等名稱。三國時期稱作“月牙餛飩”,南北朝時期稱“餛飩”,唐代稱餃子為“偃月形餛飩”,宋代成為“角子”,元代稱為“扁食”;清朝則稱為“餃子”。

起源

餃子起源於東漢時期,為醫聖張仲景首創。當時餃子是藥用,張仲景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藥材用來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凍瘡。三國時期,餃子已經成為一種食品,被稱為“月牙餛飩”。魏張揖所著的《廣雅》一書中,就提到這種食品。據三國魏人張揖著的《廣雅》記載那時已有形如月牙稱為“餛飩”的食品,和餃子形狀基本類似。

南北朝

到南北朝時,餛飩“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據推測,那時的餃子煮熟以後,不是撈出來單獨吃,而是和湯一起盛在碗裏混著吃,所以當時的人們把餃子叫“餛飩”。

唐代

大約到了唐代,餃子已經變得和如今的餃子幾乎一樣,而且是撈出來放在盤子裏單個吃。又稱“偃月形餛飩”。百餃園的229種水餃,分為十大系列,有素餡類、水產類、野菜類、保健類、海鮮類等。

宋代

宋代稱餃子為“角兒”,它是後世“餃子”一詞的詞源。這種寫法,在其後的元、明、清及民國間仍可見到。南宋時叫做“燥肉雙下角子”。餃子在宋代的時候,傳入蒙古。餃子傳到了蒙古,也很快的收到了蒙古同胞奔放的性格的影響。餃子在蒙古語中讀音類似於“匾食”。餃子的樣式也由原來餡小皮薄變成了餡大皮厚。隨著蒙古帝國的征伐,扁食也傳到了世界各地。

清朝

清朝時,出現了諸如“餃兒”、“水點心”、“煮餑餑”等有關餃子的新的稱謂。餃子名稱的增多,說明其流傳的地域在不斷擴大民間春節吃餃子的習俗在明清時已有相當盛行。餃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時以前(現晚上23點)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時吃,這時正是農歷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餃子取“更歲交子”之意,“子”為“子時”,交與“餃”諧音,有“喜慶團圓”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清朝有關史料記載說:“元旦子時,盛饌同離,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歲交子之義。”這說明新春佳節人們吃餃子,寓意吉利,以示辭舊迎新。隨著商業化和人口流動,南方也正在學習北方的傳統文化。在廣東,一些如珠海、東莞和深圳的移民城市過年也漸漸有了吃餃子的習俗。另外福建、客家地區原本有吃餃子的習俗,但不是過年或過節必備品。

正因為中國文化豐富多彩,才會形成各地過年過節習俗文化的多元化。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